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社区居民的“团圆饭”

来源:中国社区网  2019-02-03 13:56:21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狗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在漫天的烟花和热闹的爆竹声中,带着新春的问候如期而至。除夕是团圆之夜,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今天,忙碌了一年的你,回家了吗?

  对于团圆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无论何种团圆,都是春节最好的礼物。在全国社区网络春晚这个老百姓自己的大舞台上,也时时刻刻上演着“团圆”的故事。

  外出支教的退休教授回家和女儿团圆了,但是老教授和老伴儿回到小区,却被保安误会成“可疑人物”,就连自己的亲闺女,一开始也不理解父亲,最后在教授慷慨激昂、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号召下,女儿深受启发,支持父母继续支教事业。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一出“现场版”文化扶贫情景剧,在小品《追梦人》中接连上演,赚足了观众的掌声和热泪。原来比家人团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一家人的心紧紧团聚在一起。

  以扶贫为背景,讲述团圆故事的还有小品《花好月圆》。故事的男女主角是一对新婚夫妇,他们分别来自武汉百步亭社区和孝感市大悟县金岭村,当两地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强强联手,结对帮扶,共创文明之时,两人的爱情也在悄悄酝酿。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的舞台上,新郎和新娘喜结连理,“婆家人”和“娘家人”的大团圆,说尽结对帮扶暖心事。

  除了“小家”的团圆,全国社区网络春晚自然也少不了家国民族的大团圆。

  时间回溯到2013年,一个由13名藏族孩子表演的节目《感恩的心》催泪无数,荣获2013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十大人物”奖榜首,给观众们留下难忘的记忆。白玛郎加是参与表演的其中一名孩子,当时他只有10岁,但提起那次参演经历,依旧让他印象深刻。2019年,白玛郎加再次回到了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与“家人”团圆。

  同样来自藏族的,还有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营盘社区的"雪莲三姐妹"组合,她们身着藏族传统服装,带来了一首藏族民歌《茨仁拉索》。

  由8名美丽的彝族姑娘组成的撒哩薇组合带来清雅悦耳的《花开幸福来》,同样吸引眼球。姑娘们统一身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随着优美动听、清雅悦耳的旋律和清脆婉转的歌声不时跳起彝族舞蹈,表达了她们心中的无限欢喜和美好愿景。

  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伊和苏莫社区报送、都来花演唱的《站在草原望北京》,凭借着动感的节奏、正能量的歌词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喜爱。悠扬的马蹄琴响起,豪迈奔放的蒙古舞欢跳起来,嘹亮动人的歌声在演播厅回荡。

  与民族团圆相呼应的,还有传统文化与流行艺术的互相碰撞,当小品遇到rap,当老中医遇到现代舞,文化的包罗万象如何在舞台上相互融合?

  一个以“厕所”为重要背景和串联线索的小品《变迁》,融入时尚rap,以rap衔接每个片段,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条件的变迁。rap旋律入耳,歌词入心,每一段都契合时代特点和变迁主题,让人耳目一新。

  舞蹈《望闻问切》则将流行元素融入老中医,用传统文化激活新生命。台上的五名演员,在短短的四分半钟里,向观众展现了多种舞蹈技巧,特别是古典舞遇到现代舞,演员们通过高难度的动作,将老中医的“顽固”和小学徒的“俏皮”,表现得生动有趣,也将传统与流行融合得巧妙自然。用舞蹈来讲故事,把中药铺里的趣事通过滑稽的表演展现出来。

  无论是亲人之间的重逢,还是民族之间的团聚,无论是舞台上演绎的故事,还是舞台下的生活,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正在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讲述着社区居民的“团圆梦”。除夕之夜,让我们共同品味这一桌文化“团圆饭”。

[责任编辑:邹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