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创新"三固化"机制 强化组织引领能力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时间:2020-01-02 16:10:37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特别是视察郫都区战旗村重要指示精神,牢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2018年初,郫都区结合当前基层工作实际和组织工作发展需要,在全区创新建立乡村振兴“三固化”工作机制,让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全部下沉到基层“帮助”工作、解决“难题”,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和政治引领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郫都区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辖14个街道191个村(社区)4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8万,常住人口118万,有党组织1373个、党员29667名,是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2016年12月撤县设区以来,郫都区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强,承担了全国土地制度、知识产权、农村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新任务,如何发挥好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给中央和省、市委交出一份满意的改革发展答卷,是郫都区组织工作首要考虑和重点谋划的问题。
 
  二、背景和起因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郫都区在系统谋划全区改革发展整体工作之初,围绕党建工作的要求和推动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万亿级电子信息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认真分析了全区推动工作的组织构架、制度机制等优势和以及城乡发展差距、干部能力差异等短板,进一步梳理和总结了“两学一做”“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最终决定建立区领导、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和各村(社区)“两委”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人员、时间、地点“三个固化”常态长效机制,一方面让党员干部定期深入基层和群众收集和帮助解决问题,及时准确掌握基层工作实情,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高区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纵向执行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实实在在的走访和沟通行动,提高群众对改革发展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增进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进而降低推动工作的思想阻力和群众怨气,实现党组织与群众在发展思路和发展干劲上的高度统一,既立竿见影解决了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难事”和关心关注的“小事”,也立足长远解决了基层发展资源困乏、思路局限的“大事”,为推动工作找准了突破点和着力点。
 
  三、主要做法
 
  (一)明确三个固化要求,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区委制度了《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社区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三固化、四包干”制度的实施意见》等“1+4”配套文件,让全区31名区领导、160名正局级领导固化联系191个村(社区),每月定期组织区级部门和街道到联系村(社区)指导和帮助工作,让全区103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每月定期全覆盖联系和针对性走访辖区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和问题诉求,每月自下而上逐级召开 “三固化”联席会议研究和推动村(社区)难以解决的群众诉求和工作困难,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人员、时间、地点“三个固化”,彻底解决了以往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走基层”形式化、模式化和年底突击应付等问题。
 
  (二)落实责任包干制,党员学习教育实体化。各村(社区)联系领导每月按照固化的时间要求,定期深入所联系的村(社区)参与坐班值守并召集联席会议,“包干”负责宣讲党和国家政策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督导推动工作落实、解决具体群众诉求、每年至少办1个实事项目等“四项工作”,让各级党员、干部带着任务走基层、访群众,从制度设计上保证了资源要素向一线倾斜,管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实现了固化包干和常态长效。
 
  (三)全覆盖联系走访,基层党建不脱离群众。村(社区)“两委”干部通过QQ群、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与实地入户走访向结合的方式,每月全覆盖联系走访辖区群众,全面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区级部门和街道机关干部每月抽出2个半天到联系村(社区)督导工作并走访重点对象,联系服务群众实现了多层级、多形式、多方位,切实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对辖区群众的凝聚力和吸附力。
 
  (四)统筹解决各类问题,党组织办事能力增强。建立“村(社区)—街道—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压实各级党组织牵头解决问题的首问责任,督促各责任主体主动协调资源解决本级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村(社区)联系领导经常带着行业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现场办公,实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实现部门资源向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倾斜,提高了群众问题的办理效果。
 
  (五)主动办实事办好事,基层群众普遍得实惠。在解决好联系村(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的基础上,各村(社区)的联系领导要与联系部门一道对村(社区)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掌握,每年至少为联系村(社区)办好1件实事项目,帮助联系点解决影响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基层和群众在“三固化”工作中得实惠。仅2018年,191名联系领导就初步确定为联系村(社区)办实事项目250个,涉及资金3500余万元。
 
  (六)督促指导“多角度”,工作推动落实有保障。制定督导标准和评分细则,区委每季度随机抽调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组建督查组,对各级各部门“三固化”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明确要求联系领导、机关干部到村(社区)走访期间督促村(社区)“三固化”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不走样、标准不降低、落实不打折。同时,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片区联席会议,召集各街道党工委互比互学、互晾互评“三固化”工作力度和效果,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运行。
 
  四、取得成效
 
  目前,乡村振兴“三固化”工作已运行半年多来,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更加突显,基层的问题不断妥处化解,4-9月全区各街道信访总量累计同比下降达21.18%(月均下降20.59%),为推动全区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党建工作横向联系、纵向协同有新途径。按照乡村振兴“三固化”的制度设计,以党组织为纽带将全区各级各类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找到了“多赢载体”,更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就近、就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已累计走访群众67.6万余人次,干部和群众能搭上话、叫上名,群众看得见干部,干部更了解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
 
  (二)党员干部下基层、解难题普遍受欢迎。通过将党员干部“走基层”工作“三固化”的制度设计,村(社区)“两委”每月必须定期集中走访群众收集问题,联系领导和联系部门每月必须到村(社区)帮助研究和解决问题,必须组织召开村(社区)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问题,逐步让基层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少,理解和支持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区通过“三固化”渠道累计收集问题25012个,三级联席会议研究问题7715个,办理问题21104个,办理率84.38%。一些未能办结的问题,也落实了责任单位和推进措施分期分批解决。
 
  (三)社会矛盾基本实现控增量、减存量。“三固化”工作的开展,搭建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常态化沟通的平台载体,让党员干部到群众家中“上门”收集和解决问题,解决了群众遇事找不到人、问事找不准人的“尴尬”,真正将发展和稳定在重视程度和处理时效上有机统一起来,确保矛盾问题不拖大、拖炸,让发展始终轻装上阵、不留隐患。全区信访总量逐月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为全区推动发展赢得了良好环境。
 
  五、经验启示
 
  (一)为践行群众路线探索了基层新做法。一是服务意识和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构建乡村振兴“三固化”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延展深化群众路线,通过各级领导干部下沉到基层,定期定点到村(社区)值守、走访群众,并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督导、解决问题、办好实事”四项具体工作,让群众在工作总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尊严,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同。二是政治能力建设有了新的实践阵地。每月定期开展“三固化”工作已成为郫都区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每月的日常性工作,各级领导每月第1周带队到村(社区)“坐堂接诊”并召集村(社区)联席会议,各街道每月第2周召开街道联席会议,区委每月第3周召开区级联席会议,村(社区)干部每月第4周集中联系走访群众,广大机关干部每月到村(社区)督导和走访重点对象,为村级组织与村民、有关单位与群众牵线搭桥,现场调解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了社情民意与意见建议,在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具体工作中,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政治能力、为民情怀和工作本领。三是常态长效始终是制度设计的根本。“三固化”工作并非简单的值守次数累积和群众问题数量的累加,而是把制度建设作为最基础、管长效的举措,建立健全活动流程规范、完善体制机制、细化工作制度,实行值守前提前公示,值守中台账登记,值守后交办落实、情况反馈、考核督办等工作制度,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通过系统化管理、常态化推进、规范化落实,使得基层治理创新成果落实落地、持久持续。
 
  (二)为从严治党提供了基层新模式。一是人民为中心的治党根本集中体现。“三固化”工作坚持以“小举动产生大效应、小改革凝聚大力量”为导向,将干部日常接访整合成为定时、定点、定人、定目标的集中下访,参与主体扩展为区级领导、区级部门、街道机关干部、党员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这些小变化,塑造了活动品牌,赢得了群众赞誉。“三固化”制度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情怀,撬动了层治理的大变革。二是严管干部的关键环节落到实处。统一印制了“三簿两册”(《民情日记簿》、《问题台账簿》、《联席会议记录簿》和《“三固化”干部花名册》《相册》),让党员干部将个人信息和群众诉求办理情况“亮出来”,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各级“三固化”办公室每月自下而上汇总工作开展情况,实现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季度一通报,每半年一调研,并把“三固化”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政班子和主要领导每年综合目标考核和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用“三固化”工作实绩作为干部选用和评议的标准之一。三是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不断细化。郫都区通过“三固化”制度,明确了全区各级党委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制定区领导、部门、街道、村(社区)4级主体责任工作细则,区领导和部门、街道主要负责人重要职责为值守接访群众,协调解决群众问题诉求;其他机关党员干部主要职责为走访困难户、老党员、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检查督促村(社区)干部是否普遍走访群众;村(社区)干部主要职责是普遍走访群众,收集群众问题诉求,排查信访矛盾纠纷,各司其责、各有侧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推磨式”交叉检查,确保责任明确并落到实处。
 
  (三)为基层治理建立了基层新经验。一是治理体系得到优化和加强。郫都区创立推行“三固化”制度过程中,一方面坚持高位领导,成立联系群众“三固化”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党务副书记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区“三固化”工作发,各街道、各村(社区)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打通了自上而下的以“三固化”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治理体系,并始终围绕基层治理的现实问题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运行。另一方面系统谋划建章立制,编制规范化建设标准,明确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程序标准,下发至全区各级党组织作为辅导资料;分类制定工作细则,细化到村(社区)值守联系群众的具体时间及要求;完善督查考核评价方案,确保执行落实。二是工作困难得到实在的解决。郫都区“三固化”工作规定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社区)做好值守工作的同时,要包干负责政策宣传、督导工作、解决问题、办好实事四项具体工作,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住房安居、用水用气等民生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实用技术、乡村振兴的培训和讲座,帮助部分村引进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源和项目主体,收集和推动了一批产权证办理、征地拆迁等疑难涉信涉稳案件的办理,在统筹资源推动基层问题化解上有了新的举措。三是群众参与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升。郫都区“三固化”制度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坝坝会、村(社区)公示栏等多种方式,将日常难以关注和参与基层工作的年轻人有效联系起来,增强他们对村(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基层工作的参与度,让他们的问题有渠道反映、意见有平台发表、建议有人员回应,社区工作的群众基层得到巩固和加强。
 
  (责编:黄瑾、秦华)
[责任编辑: 王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