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持续深化拓展365精细化服务法,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      时间:2020-01-03 15:11:15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辖12个街道、77个社区,有党员14199名。近年来,东胜区委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总结提炼形成了以“三条途径掌握民情、六个步骤办理民事、五种方式满足民需”为主要内容的365精细化服务法,从探索总结到经验推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城市改革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三条途径掌握民情。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干部了解、群众反映、信息化手段采集”三条途径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一是干部了解民情。社区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问需会;每个网格设置一个民意征集箱;社区工作人员每两周对网格内特殊群体入户走访一遍,每两个月对网格内所有住户、个体工商户、辖区企业、楼宇商圈等拉网式走访一遍,动态了解需求。走访中,社区工作人员按照“五必问、五必记”的要求,对特困家庭生活情况必问、孤寡老人身体情况必问、失业人员就业情况必问、流动人口居住信息必问、矫正对象思想情况必问,并且在《民情日记》上认真记载居民实际困难、居民意见建议、解决问题办法、工作进展情况、居民满意程度,干部人手一册的《民情日记》就是服务群众的“导引图”“指向标”。二是群众反映民情。建立小区网格、楼栋、党员、居民四级网络,小区网格建立党小组,楼栋推选党员中心户,推行党小组组长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居民制度,鼓励提倡党小组组长担任业委会主任或成员,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同时,依托社区民情收集站,居民可随时到社区或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反映就业、就医等服务需求,反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区物业、卫生、停车、治安环境和邻里关系,反映需要社区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2015年以来,东胜区开展住宅小区文明创建行动,实行“县处级领导包联社区、科级干部包联住宅小区”工作责任制,统筹推动小区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三是信息化手段采集民情。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信息平台,通过服务热线、视频监控、QQ群、微信群、一键式呼叫器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采集民情、居民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反映情况双向互动,形成了群众有呼唤,干部见行动的服务运行机制。
  (二)六个步骤办理民事。突出规范服务,凡是居民需要社区党组织办理的事项,按照“分析民情、建立台账、及时办理、反馈结果、群众评议、动态考核”六个步骤分步实施,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是分析民情。建立日汇总、周分析制度,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每天进行汇总,每周进行分析,寻求办理方法和解决对策。重点难点问题邀请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集体讨论,社区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个人并上报有关单位。二是建立台账。结合民情分析情况,根据办理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建立即办件、限时件、特办件、承诺件和代办件五类台账。重点难点问题实行销号制度,办理一件销号一件,办理后须居民签字确认。三是及时办理。社区工作人员自身能办理的事项,立即办理;自身难以办理的,召开联席会议或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办理;重大事项由党组织提议,居委会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后组织实施,居民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四是反馈结果。通过公开栏公示、电话告知、网络反馈等形式,反馈和公开解决方案、办理进度、办理结果,让居民随时掌握办理情况,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五是群众评议。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窗口配备电子评价器,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可直接进行评价。建立健全述职评议制度,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半年向党员和居民代表述职一次,接受党员和群众评议,参会人员现场测评打分,并可现场质询。街道领导当场点评,提出改进方向和要求。六是动态考核。街道党组织每年对社区进行一次量化考核,社区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评定,考评结果作为社区党组织星级管理、改进工作、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五种方式满足民需。突出个性化导向,根据居民年龄大小、收入高低、健康状况、职业情况等进行精细分类,开展“组团、数字、代办、预约、错时”五种精细化服务。一是组团服务。出台《东胜区综合管理网格制工作实施方案》,实行“网格制”创新城市治理体系,将城区划分为四级网格,区委书记任网格总指挥长,区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四大班子县处级领导,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分级担任网格长,各部门专职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为网格员,形成了网格长主抓、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16个部门和企业共下沉干部557名,为居民提供联合执法、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巷道建设、隐患排查、法律咨询、就业援助等服务,从源头上改进城市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了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全覆盖。二是数字服务。组建了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成立对外统一的“96966”呼叫中心,整合区长热线、城管热线、食药监、应急、安监、“12315”“12328”等公众服务号,将从各街道社区、部门、企业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并及时将问题推送至相关部门加以解决,归口受理,实现民生诉求“一号通”,使便民服务更加快捷高效。同时,诃额伦街道创新开发了“掌上办事处”服务平台,设置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和志愿服务等16个功能模块,为辖区居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三是代办服务。按照“专人受理、全程代办、按时办结”的要求,为残疾人、无办事能力的困难群众和低保户等群体提供代办服务。四是预约服务。公布预约服务项目和服务电话,居民通过预约单和预约电话预约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全天候接受预约,及时答复,使社区服务更加人性化。五是错时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日提前上班或推迟下班的方式轮岗延时服务,周六日轮值服务,确保不出现空岗无人现象,实现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不断档,让居民下班或节假日也能享受优质社区服务。
  二、工作成效
  365精细化服务法的推行,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辖区共建单位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加强党建、保障民生等具体实践中,使党员干部群众在深度交流互动中增进感情、凝聚共识,有力助推东胜城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一是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普惠百姓。东胜区委认真研究分析三条途径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从群众期盼最强烈、意见最集中的事项入手,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债务化解、民间借贷化解、住宅小区文明创建和就医入学、平抑物价、效能提升等专项整治。2015年以来,完成了70%以上的老旧小区的地下管网和绿化、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对使用临电小区和供水管网老化小区进行了集中整治。三年来,城镇新增就业2万多人,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让城市集聚了商气和人气。滨河社区联合辖区14家企事业单位,推行“一线四同四联”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以“契约”的形式列出辖区共建单位“服务清单”,帮助辖区居民开通2趟公交线路、救助贫困学生79人,协调就业30人次,开展志愿服务50多次,切身解决了大量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困难。
  二是增强了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依恋感、获得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社区党组织的精细服务,吸引了群众、贴近了群众、团结了群众、赢得了群众。三年来,东胜区在持续完善社区活动阵地功能的基础上,将活动场所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累计新增小区活动场所224处2。55万平方米,77个社区共成立文体队伍近300支,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全民健身、百姓舞台等文化活动,增进了群众间的了解,形成了邻里守望、和谐共融的生活氛围。启动了百名社工人才培养计划暨“三社联动”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单位结对联系社区、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亮身份、认岗位、作表率”等活动,将群众紧紧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实现了群众需求的期望值与社区服务的着力点高度契合,搭建起党组织、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社区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大家庭。
  三是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推动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建设。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和行业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机制逐渐形成,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创新载体,形成了党建共赢、资源共享的有效链接。目前,社区与73个市直单位、4个高校、125个区属行政企事业单位、2800多个驻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结对共建,推进了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的互联互动。采取街道党工委牵头负责,个体和私营企业党组织协调推进的方式,建立了区域联合性党组织,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了“白领e家”楼宇党建,居然之家、王府井红色商圈党建联盟等党建品牌,一方面发挥了党员经营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居民的主体更加多元,资源更加丰富。
  四是形成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了美丽城市建设。东胜区共划分出12个街道一级网格、77个社区二级网格和583个小区三级网格,消除了服务管理“盲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服务网络,切实将矛盾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实施了“网格制”管理,突破“经验式管理、突击式管理”的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既注重解决存量问题又着眼建立常态化机制。推行了“网格长制”,既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各个领域、各种群体、各项工作吃透理清定实。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依托联动指挥中心智慧城市云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凝聚城市综合管理新合力,提升了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基本构建了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共治共享的基层工作新机制。
  三、几点启示
  深化拓展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服务法,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是实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使群众满意、党员满意的有效载体。
  (一)使“条块分割”变为“无缝对接”,强化了系统建设。365精细化服务法,改变了为民服务条块分割状态,构建起无缝隙、全覆盖服务网络。纵向实现了街道、社区、小区三个层面的无缝对接,将每个网格作为服务基本单元,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审批事项、社会事项和服务管理事项直接下放至街道,将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融入网格,使服务成为加强城市党建工作的鲜明主题;横向实现了与驻区单位、行业等各领域党组织的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和功能优化,从而逐步实现服务管理的全覆盖无死角,强化了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
  (二)使“群众上门”变为“资源下沉”,推进了共治共享。365精细化服务法,以街道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保障,以服务触角延伸到小区为方向,将工作人员、审批权力和服务职能下沉到基层,有力推动了服务资源下沉、服务触角延伸。部门服务资源、街道社区干部、在职党员等下沉到网格内,带着感情走进群众,在思想观念上与群众同频共振,将群众需求当作“第一选择”,以楼宇“总理”的角度谋划社区发展,以居民“管家”的角色搞好社区服务,扭转了过去群众不关心居事、社区干部拍脑门定事、社区党组织等人上门办事、群众办事追着社区干部跑的局面,形成了人往网格走、劲往网格使的精细化服务机制。
  (三)使“政府包揽”变为“多元共治”,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365精细化服务法,有效整合网格内资源要素,从政府单一管理转为与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治理,实现社会治理多元化。365精细化服务法,着眼于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结合城市基层党建,有效统筹了网格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服务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活力,凸显了群众的主体地位,推进了党组织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 雷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