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先锋社区:“2+3+4+5”数字工作法增强社区凝聚力
来源: 时间:2019-12-29 17:14:37
湖南衡阳先锋社区辖区内现有居民2319户,7233人。党总支现有党员75名,下设2个党支部,3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其中2017年10月成立先锋商圈党支部。
先锋社区党总支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商、群智共建”的工作思路,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总要求,转变服务理念,以“2+3+4+5”工作法为标准,大力推进学习型、管理型队伍建设,有力增强了社区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两种热情谋共识”
用个人的品格感召群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群众,用创新的思路凝聚群众。
一是用工作人员个人的品格感召群众。在服务群众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党性修养和职业素养,以真真切切的关怀、兢兢业业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居民的信任、认可和拥护。工作中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群众。在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管理中积极发现并吸收有热情、有特长的居民,建立加强群众骨干队伍,发挥表率作用。及时发现和肯定居民的进步和奉献;发现典型、赞美典型、学习典型,并通过“文明表彰”,影响并带动群众向典型学习,进一步促进和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
“三个核心聚力量”
社区工作靠群众、群众参与靠发动、发动效果靠活动。
社区工作靠群众。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建立一支以社区“两委”为核心、党员为骨干、居民为主体的群众性管理服务队伍,将组织管理与自我管理、公共服务与公益服务充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实现“群众管理群众、群众服务群众”、“群众工作群众做”。
群众参与靠发动。依托工青妇、志愿服务队、社区文艺队伍等各类组织,居民议事会等民主议事平台,通过广泛宣传推动、党员示范带动、群众上门发动等渠道,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
发动效果靠活动。结合传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七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爱的主题活动,在辖区内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充实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让居民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提升自我。
“四项到位共参与”
静下心来“听”到位,敞开大门“议”到位,好差群众“评”到位,放下身子“干”到位。
一是静下心来“听”到位。通过居民小组长信息员,发放民情联系卡、利用“先锋社区E家人”公众号、微信号等,畅通社情民意汇集渠道,让群众能有话地方说、心有地方倾、困难有人帮。
二是敞开大门“议”到位。搭建楼栋长会议、居民议事会和“五位一体”联席会等民主议事平台,推行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列席“两委”会议,社区重大事务公开听证等制度,运用党务、居务、财务公开载体,保障居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是好差群众“评”到位。通过社区微信群、举报箱和投诉电话等形式,实时征集居民对社区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推行“积分制管理”,每年集中开展居民群众满意度调查,邀请群众对社区各项工作进行测评。
四是放下身子“干”到位。坚持“三凡”原则。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凡是群众所盼所需所急的事,再难也要想方设法办成;凡是群众能够自己办的事,就要放心地交给群众自己来办,交给社区志愿者队伍来办,社区切实担负起指导和协助责任。
“五心服务促和谐”
“细心”完善制度,“舒心”心灵氧吧,“操心”共驻共建,“挂心”入户走访,“信心”创新服务。
“细心”完善制度。结合本社区班子“年轻”的特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学习,以《考核制度》为抓手,采用同评比同考核,从服务礼仪、业务知识等方面严格要求,切实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提升社区服务本能,努力营造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环境。
“舒心”心灵氧吧。针对工作的复杂性,高效性,社区“两委”班子在每日上班前开展十分钟“心灵氧吧”为工作人员缓解压力。积极分享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高招”,不断积极探索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
“操心”共驻共建。为进一步强化辖区内各单位共驻共建意识,确立“共建美好家园、共建文明先锋”的共建思想。以居民楼栋、周边单位捆绑到区,责任到人的为网格的模式,使辖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共同解决问题、共同维护卫生,使驻区单位与居民建立联为一体的“大家庭”。
“挂心”入户走访。社区管辖区域内商铺林立,流动人口较多。为了详细了解居民群众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走访,通过与群众谈心、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群众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完善入户登记,通过走访记录了解居民反映诉求,通过信息采集,深入落实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信心”创新服务。创新服务渠道,提高为居民办事效率,依托社区先锋家园,搭建社区信息公众平台。楼栋长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联系渠道。居民只要打开微信,或者拨打一个电话便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到工作人员,定期接收最新服务。
[责任编辑: 雷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