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名泉社区“大管家”工作法
来源:      时间:2020-01-03 09:56:59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离不开一个会管事的家长;一个和谐团结的小区,离不开一个尽职尽责的自管委员会;一个幸福指数爆表的社区,离不开一个既能掌管大局又能贴近民心的大管家。

 
  在掇刀石街道名泉社区,就有一个特别贴心的"大管家"。"这个"大管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三类人。大"--大党委,"管"--各小区"自管会","家"--"家服务"社团和机构。近年来,名泉社区以"大党委"领航,用自管会引领居民自治,靠"家理念"提供家的服务,让社区大家庭更有凝聚力,居民更具获得感、幸福感。
 
  经过多年实践、完善,"大管家"工作法更加深入人心。2019年1月,该工作法被评为湖北省党建十大典型案例之一,2019年11月从109个参选社区工作法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19年全省十大优秀社区工作法,均是荆门市唯一一个社区入围的工作法。
 
  大党委:共驻共建润民心
 
  名泉社区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近5万人。其前身为双泉渔场,属于"场改居"社区。社区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资金不足,居民意见大、抱怨多。
 
  如何挖掘现有资源?能否共建引"活水"?
 
  2015年,社区党支部联系市审计局、市民防办等8家驻辖区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楚维监理公司、嘉顺力物业等3家"两新"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本着"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的宗旨,每年召开1至2次会议,共同探讨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利用小区架空层设立独立舞蹈室。同时,社区还主动与辖区内大型住宅小区业委会对接,建成"童梦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长廊"、"七彩文化长廊"、"红色·记忆长廊"等居民健身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自从设立了舞蹈室,我每天都带孙子来跳舞,带娃跳舞两不误。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凯旋城小区居民李梅珍对舞蹈室赞不绝口。
 
  "大党委"不仅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还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社区各类党员们组成12个网格党小组,充当着惠民政策的"传递员"、民意搜集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多彩活动的"组织员"。
 
  党员袁圣兴常年义务维护小区的环境卫生,让小区保持干净整洁的面貌;党员彭仁杰与其他党员一起组建了一支"红色义务巡逻队",守卫居民的安全;党员朱清宪甘做"和事佬",义务调解居民纠纷……
 
  "现在社区基础设施越来越齐了,居民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少了。"名泉社区支部书记毛永家介绍,经过几年的运行,已有15家辖区单位纳入社区"大党委",每年有3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治理,在现有108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基础上,打造了10个约11000平方米的新型综合服务体,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自管会:自管自治聚民心
 
  名泉社区成立初期,小区垃圾遍地,车辆乱停。住户居住安全感低,邻里关系淡漠。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社区干部们想了很多办法,"我们最后决定成立'自管会',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激活居民自管自治的内生动力。"毛永家说。
 
  朱清宪是名老党员,他所在的小区以前没有物业公司,垃圾乱丢、车辆被堵是常有的事。
 
  2014年,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座谈会,成立居民自治管理小组。朱清宪等10多位楼栋长走马上任。朱清宪带领居民制定自治管理公约,聘请保洁员和门卫,约定缴纳卫生费、停车费标准,账目定期公开,接受居民监督。
 
  如今,小区院内整洁了,偷盗现象没有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自管会"的出现,成功破解了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不仅如此,对于新建小区,居委会也及时引导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同时,挖掘热心公益、善于沟通、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等加入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管理小组队伍。
 
  "通过自治,凝聚了人气,也融洽了邻里关系。"毛永家说,"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已深入到小区居民的脑海中,并在一点一滴中付诸于行动。
 
  目前,名泉社区辖区内12个三无小区成立了自管会,8个成熟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还成立了3个红色物业工作站和7个和事佬调解室,为居民提供矛盾调解、文明劝导、环境卫生维护等服务,真正实现了自管自治。
 
  家服务:服务到家暖民心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民生传导的第一线。名泉"大管家",服务于社区。在改变名泉社区的同时,也发掘了很多潜力,既帮助了弱势群体,又陶冶了居民情操,还增进了邻里感情。
 
  今年32岁的韩辉是位特殊居民,她从小患脑瘫,常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父亲也身体四级残疾,照顾韩辉的重任全落在母亲一人肩上。她的弟弟至今无固定工作,一家人生活贫困。在"微心愿"征集活动中,韩辉表达了想要一个高压锅的想法。社区党员们一起捐款为她买了高压锅,还承诺帮她弟弟找份固定工作,缓解家庭压力。
 
  "我想要一个新书包""我想有一床新棉被""我想要一个高压锅"……这些小小的心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轻松实现。但对于社区的一些弱势群体来说,想要实现却困难重重。自开展圆梦"微心愿"行动以来,已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486个。
 
  不仅如此,社区积极践行"家理念",为辖区居民提供"家服务"。将"民政、计生、卫生、公安、劳动、司法、文化、残联"等部门的47项公共事务进行整合,设置"党群服务、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7个服务窗口,实行"直接办、代理办、协助办""三办"服务,基本实现办事不用出社区。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社区网站,开辟"线上"服务,为居民答疑解惑,平台关注量已达1万余人。
 
  此外,社区还孵化"名泉·记忆"宣讲社、习诗苑诗社、爱心课业辅导班、微爱互助社、"幸福名泉"宣讲团等12支社团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法律宣讲援助、健康体验等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 王舒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