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白鸭寺社区社群创熟工作法
来源:      时间:2019-12-29 10:35:24

   一、以兴趣为纽带,发展兴趣类社群。一是锁定意愿社群。通过发展社区居民自身兴趣爱好来实现社区居民多元需求的满足问题,收集居民各方面信息采取入户探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逐步完善信息,锁定目标群体。二是满足社群需求。收集目标群体需求,梳理形成不同类型的意愿社群,意愿群体通过签名等方式实现社群活动双向确认,引导社群开展活动,让居民自我展现、自我认同,以此发现骨干,逐步形成社群的分工和活动章程。截止目前,白鸭寺社区共有文化娱乐类社群12个,兴趣类爱好类社群16个。三是促进社区融合。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按照地域、爱好、特长等梳理归纳同质类社群,开展系列活动。坚持以“白鸭寺社区”作为开展活动的前缀,让居民感受到社区作为生活共同体的荣誉感。从地缘关系上缩短新居民间的陌生感,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生长出邻里文化的新记忆。

 
  二、以需求为纽带,培育互助类社群。一是需求对接,形成社区帮扶群。根据意愿社群的需求特征,发动12个兴趣类社群骨干分子开展意愿调查,形成“白鸭寺需求事项对接清单”,搭建需求人和服务人互动平台。二是积分回馈,建立激励新机制。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精神,以公益为导向推动兴趣类社群发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引导社团成员讨论制定健全积分兑换管理的激励机制。三是单位共建,盘活社区新资源。以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为工作重心,引导社群成员绘制社区在地资源分布图,探查链接辖区单位和资源,拉近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形成新居民的新业缘关系。四是社团对接,产生社区互助链。引导各类社群实现互动互助,形成社群互助链条,帮助兴趣类社群解决活动开展中各类资源问题,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公益服务相结合,推动组织公益化。
 
  三、以问题为纽带,发展治理类社群。针对社区内车辆乱停、垃圾乱丢、楼道乱堆、乱拉乱晒等“五乱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培育发展社区问题治理类社群,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一是制定治理公约。依托社区原有的“中央山水国学社”社群成熟的人员构成、社团分工,引导社群成员以自己为原点,形成治理和保护环境公约,签名确认成员意愿。二是制定行动方案。以“团队+治理+公约”的创意元素发展治理活动6个,按照“四个具体”原则细化每项活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近年来,白鸭寺社区通过在社区异质性中发现居民的真实需要,在同质性中构建社群网络,化解邻里交往危机,破“生”创熟,实现了以“新趣缘”、“新地缘”和“新志缘”为纽带的“新熟人社会”。
 
  (一)新趣缘:从路人变故知,新邻居变老朋友。以趣缘社群为依托,推动居民自我认同感向社群认同、社区认同扩展,为新居民开拓交往新空间,以新型交往带动提升人际间交往信任。
 
  (二)新地缘:从他乡变故乡,此心安处是吾家。以社区互助类社群为连接,推动地缘群体的熟识,以居民多元需求为社区互助链条,逐步发展出以邻里文化为特征的地缘文化,形成社区记忆。
 
  (三)新志缘:从小家到大家,私人活动到公共参与。以治理类社群为平台,引导社区居民自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在居民日常交往中发展和传承邻里文化,传播公共意识,推动社区居民从关心个人事务到心系公共事务参与的转变。
[责任编辑: 王舒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