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工作法
来源:民政部官网      时间:2019-11-14 10:46:35

   军门社区成立于1952年,社区面积约0.18平方公里,现有楼院68座,常住居民约3500户、1.3万余人。军门社区工作法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形成的优秀社区工作法,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13335”。

 
  一、“1”是坚持党建引领
 
  (一)加强思想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开设党员教育“微课堂”,开展“党员结对互学”、“送学上门”,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印发组织生活标准化手册,落实“三会一课”,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组织“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开展“最美身边党员”、“十佳社区党员”等评选,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鼓励党员参选所在社会组织负责人,吸收党外优秀社会组织负责人加入党组织,团结带领居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二)健全组织保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实施区域化大党建,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网络”;实行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制,吸纳驻区单位组建“党建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选派楼宇专员和“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协助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推行党员登记卡、“三记”(书记手记、民情日记、社区大事记)和“三必访”(党员新进社区必访、党员遇困难必访、党员年终必访)工作制度;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落实党员责任清单。
 
  (三)强化宣传引导。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行“红色领航工程”,将“坚持党的领导”等党建内容写入居民公约;组织“红色讲师团”,发动身边典型、老党员为居民群众上党课;依托党建服务站、街道党校教学点等开设“红色讲坛”,讲好“红色故事”;在社区党建服务站增加红色元素,向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开放“红色阵地”。
1.jpg
 
  二、“3”是健全三项机制
 
  (一)健全政社互动机制。抓规划,在基层政府指导下制定社区发展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规则,依法厘清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权责边界,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职事项清单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促规范,建立街道社区和区直部门工作的双向评价机制,明确社区组织对驻区单位评先选优话语权。
 
  (二)健全居民自治机制。社区“两委”成员由全体党员和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人员经民主程序交叉任职,实现民主选举;由社区“两委”牵头,建立民主恳谈、议事、听证、咨询、评议5项协商制度,规范民主协商;重大事项实行居民代表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会议决议的“四议”程序,保障民主决策;组织居民制定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健全民主管理;组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设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实行社区党务、政务、事务、财务、警务“五公开”,强化民主监督。
 
  (三)健全社区共治机制。构建社区党委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社区工作服务站、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落实共建;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推进共为;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停车健身场所、应急抢险、人才队伍等方面资源共用,方便社区居民和单位员工的工作生活,实现共享。
 
  三、“3”是搭建三个平台
 
  (一)搭建社区工作平台。设立集党建、民政、卫计、综治、人社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门式服务”、“窗口无否决权服务”和“错时工作制”、“无假日社区”等,方便居民群众办事。
 
  (二)搭建社区诉求平台。常态化开展“入民户、访民情、交朋友、解难题”活动,“零距离”倾听居民群众呼声;设立社区书记、主任信箱,建立“居民恳谈日”制度,畅通“网格信息收集——工作人员现场解决——相关部门群策群力”的诉求化解渠道。
 
 
  (三)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采取一线(社区总机)、一台(信息化平台)、一册(社区服务手册)等服务方式,实现社区信息互通、资讯共享、查询方便。
 
  四、“3”是强化三项保障
 
  (一)强化队伍保障。成立“林丹党代表工作室”、“林丹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做好传帮带,打造“示范型”带头人队伍;推行职务职业资格“双轨并行”人才培养链,让社区工作者上升有渠道、待遇有保障,打造“专业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设立“爱心银行”,采用积分制管理,打造“奉献型”志愿者队伍。
3.jpg
 
  (二)强化设施保障。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的原则,优化社区场所配置,建设“一老一少一普”(老年人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文化普及服务站),开辟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四点钟”学校、“阳光朵朵”托管中心等服务站点。
 
  (三)强化经费保障。形成财政投入、便民服务低偿运营和党费回拨、社会捐赠、居民自筹等社区多方经费保障机制。
 
  五、“5”是打造“五在社区”
 
  (一)“安居在社区”。推行“片长制”网格化管理,建立集治安、调解、普法、帮教、巡逻、安全“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志愿者队伍;运用“e福州”APP,实行“住户自防、楼院互防、小区联防”的“三防”社区治安群防群治机制;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构建无毒社区;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法官、老教师、老军人“五老”作用,开展“爱心感召”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推行“律师进社区”,构建“调解员+律师+志愿者”矛盾调处模式;按照“沟通、路平、灯亮、整洁、有序”的标准,整治无物业小区;设立卫生保洁、安全防范、公共维修专项资金,构建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二)“友爱在社区”。推出“吉祥三宝”项目,动员党员干部和爱心人士为困难群体提供助学、助医、助困服务;建立外来务工子女、失足青少年、低保户、失独家庭的档案和联系卡,开展“代理妈妈”志愿行动、“爱心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实行常态化结对帮扶。
 
  (三)“和谐在社区”。推行“五情”(祖国培育情、父母养育情、夫妻恩爱情、邻里友谊情、社区互助情)教育,倡导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开展“居民周末义务劳动”、“清洁家园”等活动,创建文明家园;开设“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人际和谐、社区和美。
 
  (四)“欢乐在社区”。开展“社区读书月”,设立社区文化长廊,宣传“新二十四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风家训等传统美德;组建社区舞蹈、曲艺等文化队伍,开展“走进美的小区”、“激情广场大家唱”、“每周一台戏”等文艺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五)“幸福在社区”。组织“最美阳台”、“最美屋顶”、“最美庭院”、“最美墙体”“四美”评选;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及第三者财产损失险,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鼓励退休医生社区义诊;组织“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敬老活动、“温馨五月天、感恩母亲节”春游活动、“端午寄深情、香粽献邻里”睦邻活动等,构建向上向善的温暖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 崔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