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八万家庭“晒”家训 乡风文明“润”婺源
来源:中国社区网 2019-01-04 15:55:54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积谷防饥,积德防老……”走进婺源城乡,但见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标签”,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户主和家训,一股文明乡风扑面而来。如今在婺源,172个行政村的8万余户群众相继晒出“微家训”,形成了“户户有家训、村村好乡风”的文明新气象。
陈茂林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晚会开展情况
走进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一块手工雕刻的“诚实守信”家训牌钉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俞友鸿的家门口。俞友鸿父亲俞广攀做了一辈子裁缝,他不挂广告挂家训,在他的裁缝铺厅堂墙壁上,挂着“家风当唯孝悌,世业乃在诗书”的汪口俞氏族训。如今,让俞老感到欣慰的不单是子孙满堂,更是培养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三子俞有桂和四子俞友鸿。
晒家训亮家风
受父亲的影响,俞友鸿为人忠实厚道。近年来,婺源古宅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民宿业主纷纷上门请俞友鸿“出马”帮忙修复古宅梁栋木雕。在修复西冲院民宿大梁时,俞友鸿发现大梁内部已被白蚁“掏空”,外部看上去却完好无缺。为了安全起见,他自掏腰包更换大梁,宁愿个人吃亏也要把木雕修复工程做得完美无缺。如今,俞友鸿诚实守信的故事也在婺源一幢幢古宅民宿间传开,成为木雕行业的“活教材”。
“家训不单刻在木板上,更刻在我的心里。”俞友鸿说,他创办木雕厂,一边诚信经营,一边培养木雕非遗传人,日子过得充实有意义。
“孝友初心诗书夙好,春秋佳日山水清音。”走进汪口村俞志标家,一副清代流传至今制作精良的对联吸人眼球。
俞友鸿将“诚实守信”雕刻在家训牌上
“仰事父母,俯育妻儿,不使之饥饿离散”是俞志标的“微家训”。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2016年,俞志标母亲突发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毅然回村亲自照顾母亲。通过3年多的精心照料,俞志标母亲身体好转不少,脸色红润、神志清醒。“社会就需要像他这样的好儿子,只有真正用心,才能将母亲照顾得这么好。”村民俞梅仙赞赏着说。面对别人的夸奖,俞志标指着“孝友初心诗书夙好,春秋佳日山水清音”对联说,这副对联就是流传百年的家训,告诉后人要懂得孝老爱亲。
“每个人都要爱党爱国,我一直教育子孙要立志报效祖国。”婺源县溪头乡龙尾村八旬老人陈茂林的“微家训”是“爱国敬业、甘于奉献”。陈茂林趁着每年春节儿孙回家过年,举办家庭晚会,家训化在文艺节目、传给子孙后世。
俞志标在聆听母亲的教诲
据了解,婺源结合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晒家训活动先从党员干部开始,通过寓教于乐的家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全县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为了增强活动实效,该县要求在晒家训活动中,每位党员干部都主动将自己摆进去,以党员个人家庭为单位,将家庭或家族中长期形成的向上向善的家规家训,结合实际提炼出来晒在自家门口,接受社会监督。
在创新实施“微家训”工程中,该县注重弘扬乡贤文化,精心挖掘历史上的名人勤廉轶事、村史往事、励志故事等,在汪口、思溪、西冲等村建起了村史馆,编撰了《名人撷英》《流芳百世》《汪口村志》等书籍,让封存在历史深处的文化资源重新“火”了起来。该县还打好非遗文化和徽商文化“两张牌”,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文化产业中。
“微家训”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励各家各户“晒”出好家风,更在相互带动中“润”出了好乡风。很多婺源人说,“微家训”熏陶出了最美村民,激发出了创业活力,营造出了清正风气。 (综合央广网、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孔峤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