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姓生活巨变 40年前中山公园门票5分钱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8-12-25 11:27:28

  40年前,买米要用粮票,买布要用布票;夫妇凭结婚证可买15斤鱼肉,还可买到新家具……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武汉家庭建档示范户,探寻档案背后的故事。

  据武汉市档案局介绍,2017年以来,武汉已建成近300户各具特色的家庭档案建档示范户。其中既有全国道德模范、非遗传人等家庭,也有普通工人、教师、干部等家庭。一件件家庭档案,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更见证了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发展历程。

  一本购物清单记录生活巨变

  住在百步亭温馨苑的张宗佑家,是省级家庭档案建档示范户。近日,记者在张宗佑家看到,他珍藏的家庭证件、家庭财务、家庭照片、个人证书等全部用档案盒装好,多达6648件。他将家庭档案整理成15大类,并建立了目录索引。这些档案中,最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是一本有着详细目录和票据的购物清单,跨度长达47年。

  今年67岁的张宗佑,曾是武汉一家工厂的工人。他购买的第一件贵重物品是一块手表,收费票据显示时间为1971年3月28日,售价185元。47年过去,张宗佑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刚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38.4元,这块手表相当于近5个月的工资。

  购物清单还显示,1985年,张宗佑购置了一台三洋收录机,售价485元。“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物件,我和家人都很爱惜。”他说。这台收录机保存完好,如今还能使用。

m_20181225WXCTDSA0322C_7.jpg

图为张宗佑于1985年购置的收录机

  1987年,张宗佑家添置了彩色电视机,价格为1420元。那时,彩色电视机还是稀罕物,左邻右舍都到他家来看电视。如今,液晶超大屏幕电视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2000年,张宗佑的儿子为家里添置了一台台式电脑和打印机,共花费1万元。如今,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标配。

  40多年来,张宗佑家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他回忆,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靠租房过日子,房子面积最初只有十几平方米,只能放下一张床和简单的家具。后来他家住进商品房小区,房屋面积有90多平方米。现在,他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家。

  张宗佑感叹,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实惠,让包括他家在内的亿万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买生活用品曾经要凭结婚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张宗佑和妻子的婚姻也走过了整整40年。

  在“家庭证件”档案盒里,张宗佑珍藏着家里两代人的结婚证。他说:“我和老伴于1978年结婚,结婚证是一张薄薄的纸,上面没贴照片,盖着四个章子,都是购买生活用品的凭证。前几年儿子结婚,结婚证变成了精美的小册子。”

  记者看到,张宗佑的结婚证上盖的四个章子分别是:家具票已发、日用工业券已发、烟卷已供、特供肉鱼票已发。其中,肉和鱼为男方9斤、女方6斤。“那时候买鱼买肉都要凭票,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张宗佑说。凭借家具票,可以领取柜子、床、桌子、凳子各一套。40年过去,尽管搬过几次家,张宗佑一直没舍得丢掉结婚时领的凳子,现在仍然在使用。

  张宗佑结婚时,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加上物资匮乏,他没买什么贵重物品,只给妻子买了一件中西式棉袄,价格为43.9元。当时,武汉的商场根本没有这种衣服,他是托朋友从上海一家服装商店买的。“现在,超市、商店遍地开花,想买什么都能买到,还能网购国外的东西,实在太方便了。”张宗佑说。

  张宗佑家年代最久的家庭藏品,是一个放缝衣针的木制针筒。“这是妻子出嫁时,我岳母送给她的嫁妆之一,有100多年历史,意为希望她婚后能勤俭持家。”张宗佑说。

  张张车票机票见证交通飞跃

  作为黄陂区家庭建档示范户,黄陂区第一中学美术教师陈矜家的家庭档案,摆了整整一间房。闲暇时,陈矜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藏品有各类书籍、报纸刊物、地方史志和家人生活点滴记录等。

  陈矜的老家在黄陂木兰山,他的妻子则在河南郑州工作,为此他频繁前往郑州,寒暑假还经常带着一家人外出旅游。各种出行攻略、路上的留影、张张车票甚至酒店发票,陈矜都会收藏起来。他家的数千件家庭档案中,仅车票、机票就有600多张。

m_20181225WXCTDSA0322C_8.jpg

图为陈矜珍藏的部分车票和机票

  陈矜回忆,10年前他往返武汉和郑州,经常乘坐K字头火车,单程要6个多小时。车上人挤人,很多乘客没有座位,只能站着或坐在地板上;现在乘坐高铁,单程只要2个小时,乘坐动车也只要3个小时,车厢里十分宽敞。即使是春运期间,车票也比以前好买多了,刷刷手机就能轻松搞定。

  几年前,陈矜购买了私家车,他经常和家人自驾游,留下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他感叹,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交通飞跃发展,老百姓出门旅游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舒适。

  40年前中山公园门票5分钱

  家住武昌积玉桥的叶保洲老人,是一位收藏达人。年过七旬的他,钟情的藏品是世界各地的景区门票。

  叶保洲回忆,年轻时,因工作原因,他经常出差,游览了国内众多景点。一次,他拿着一张门票,觉得很精美,就收藏了起来,从此开始收藏门票的生涯。

  40多年来,叶保洲收藏了1万多张门票,时间跨度达40多年。他按照年代、地域、人物、内容等,对门票进行分类。

  记者看到,叶保洲的藏品中,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山公园、解放公园等武汉各大公园的门票。如中山公园门票,上世纪70年代只要5分钱,后来涨到5角、1元。1997年起,中山公园向晨练者免费开放;2001年10月1日,中山公园不再收取门票,成为武汉首个正式免费开放的大型综合公园。

  叶保洲还收藏着不同时期东湖、省博物馆等旅游景点的门票。如今,这些景点都已免费向社会开放。从这些藏品可以看出,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惠民的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件件家庭档案,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更见证了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发展历程。(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蒋敏华 刘英 曾丽 毛玉蓉  摄影:邹斌)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