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大头佛艺人周珠仔 挑起三个非遗传承大梁

来源:广州日报  2017-12-11 16:06:14

84af9d87819f8c3_size93_w300_h325.jpg

  周珠仔

  传统舞狮表演中,大头佛不可或缺。随着醒狮高桩表演的兴起,大头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珠三角地区表演大头佛的艺人越来越少,番禺区大龙街新桥醒狮团成为广州市唯一能表演大头佛完整套路的狮队。团里的“灵魂”人物周珠仔今年73岁,他还是省级非遗武术(南拳)传承人、市级非遗醒狮传承人、区级大头佛传承人,一人挑起三个非遗传承大梁。

ed698c3a336437f_size139_w300_h465.jpg

  新桥大头佛成为番禺区一张非遗文化名片。

  头大大,眼睛大大,嘴巴总是咧开笑起来,脸颊两边有个明显鼓起来的红脸蛋,这就是大头佛。在番禺大龙街新桥村,很多人都熟悉这样可爱的形象,新桥大头佛已成为番禺区一张非遗文化名片。

  说起新桥大头佛的由来,73岁的周珠仔条理很清晰,“最早由祖籍番禺新桥村的佛山鸿胜馆第三代传人汤锡师傅从佛山传入,后来,村里有请来该武馆赵荣师傅,把舞狮与大头佛表演套路教授给了我和其他师兄弟。”

bb0e7d7bcbfe7ed_size90_w300_h272.jpg

  孩子们跟随周珠仔做起了大头佛动作,有板有眼。

  “在此之前,番禺有人耍大头佛,但是基本上没有套路。”周珠仔说,自己在融会贯通了鸿胜馆大头佛表演要领后,发展出来“睡佛采灵芝”“醒狮出洞”“大头佛耕作”等表演套路。

  周珠仔介绍,“睡佛采灵芝”内容大概是:大头佛练拳练累了,在跷凳上睡觉,由于跷凳很窄,睡着睡着快要跌倒在地上时,突然腾空翻了一个跟斗,醒来后打开天窗,发现已经五更天光了。之后做一连串如洗面、上香拜神、扫地等一系列情节,“其实演绎的是少林寺武僧日常起居,将故事编得更加幽默、诙谐化。”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的醒狮套路中,狮子是要由大头佛引出来的,大头佛一般由狮队的大师傅表演。“大头佛对师傅的要求很高,因为表演完大头佛采灵芝这个故事大概要半小时,每走一步都是马步,地上有什么道具,就要捡起来舞上一段,这要求师傅十八般武艺都会。”

8e8469593e0af94_size81_w300_h238.jpg

  孩子们围着周珠仔请教动作细节。

  周珠仔说,在新桥村醒狮特色项目基础上,他创新性地将大头佛与醒狮结合起来,编排了“狮子上楼台”的表演套路。故事讲的是睡佛采灵芝后,用灵芝把狮子引上楼台,降服了狮子,大头佛与醒狮表演融合在一起,更加精彩。

  在周珠仔客厅里,他随手拿起长凳向记者示范了一番大头佛基本动作。周珠仔头戴大头佛面罩,端坐在长凳上,只听“咚呛”一声,一个趔趄,人就“栽”了下去,没想到,灵敏的大头佛头撑地,一个翻身又稳稳站了起来,动作相当灵敏,演示完“翻跟斗”,周珠仔又拿起空盆、毛巾演示起大头佛洗面,沾水、擦脸、揉洗毛巾……每一个动作都十分逼真,让观者惊叹。

15528ca4574d3c5_size52_w300_h277.jpg

  大头佛演绎的是少林寺武僧日常起居。

  解码:

  大头佛有套路每一步都暗藏功架

  据了解,大头佛其实是单独表演项目,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项目,无须配合狮子,自成一家。大头佛是带着狮子游玩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为此,过去能玩大头佛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一般是武馆里的重要人物才能担任此角色。

  说起当下很多地方的大头佛表演,周珠仔直言“走样了”,“在珠三角很多地方,大头佛表演动作滑稽,摇摇晃晃,像小丑一样,而新桥大头佛就保留了大头佛表演的灵魂——每一步都暗藏功架,整个表演也都有故事套路可寻。”

  “新桥大头佛表演动作虽夸张,演绎的却是少林寺武僧的日常起居,暗藏蔡李佛拳的武术功架。”周珠仔介绍道,表演者可根据自身的武术基础,配合不同的鼓点,灵活设计表演动作,变化多端,这些特点也让新桥大头佛更具有生命力。

  周珠仔告诉记者,在整个珠三角地区,能完全熟记原来传统套路的人不多了。近年来,一些外地武馆的人找到自己,表示愿出钱购买大头佛的表演套路,但被他一一谢绝。“表演套路是新桥大头佛的灵魂,如果丢了这个,就没有新桥大头佛了。”

  习武:

  夜晚甘蔗地撑竹竿驱蛇学拳

  “没有一点武术功底,大头佛是舞不起来的,甚至连学都不敢。”周珠仔不仅是新桥大头佛传承人,还是省级非遗武术(南拳)传承人、市级非遗醒狮传承人。在他看来,这些非遗项目背后有一个相同的内核——武术。

  周珠仔10岁开始习武,至今未间断。如今,年过七旬的他每天还会练拳,“一天不练都会生疏。”他家客厅门口摆着一个兵器架,上面有刀、剑、棍等多种兵器,他信手拈来就能舞上一段。

  “小时候,父亲觉得我体弱,认为学武能强身健体,适逢当年村里有武馆,就走上了习武之路。”近日,周珠仔向记者讲述了他习武学艺之路。“我表哥曾满是番禺石碁首位跌打医生,在武馆当教头。我10岁起在武馆练洪拳,练了三四年。”后来,周珠仔又回到新桥村学蔡李佛拳。

  回忆起那段艰苦学艺经历,周珠仔说:“当时,师父在生产队负责看甘蔗,我每晚都去找师父学蔡李佛拳。晚上田地里有很多蛇,我们会拿竹枝在前面撑着走,这样可以赶蛇。”周珠仔说,自己表演大头佛的武术功底也是这时打下的。

  周珠仔表示,1968年,村里从佛山鸿胜馆请来赵荣师傅来教舞狮和大头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期间,每晚都要对着镜子练习,熟练每个动作,做到心随意动,经过数年时间练习,终于才表演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大头佛。从1973年开始,周珠仔跟随番禺工人武术队,在番禺、南海和顺德地区表演大头佛。1974年就开始当教练,在南沙黄阁镇,番禺石碁、市桥、钟村等地开课,传授舞狮与大头佛表演。

  虽然当了教练,但周珠仔的学艺之路并未停止。2000年,他还跟随广东省龙狮协会教练梁巨发学习狮艺。2010年,他又跟马来西亚萧斐弘师傅学习了鹤山装狮艺。

  “年轻时耍拳、舞狮,耍到衣服都湿透,都没有人认为我是那块材料。”很多人没有想到,经历长时间的勤学苦练,今日的周珠仔已成为了新桥醒狮团、新桥大头佛的灵魂人物。如今,周珠仔集洪拳、蔡李佛拳、南太极(太虚拳)于一身,成为国家一级龙狮裁判员、广东省精武会龙狮团副团长、中国武术段位六段。

  传承:

  九成书院开课培养大头佛传人

  番禺区新桥醒狮团现有团员30多人,他们都是醒狮的业余爱好者,每周都会坚持训练。据周珠仔介绍,在番禺,能表演大头佛完整套路,单独成为一个节目的狮队,只有新桥醒狮团能胜任。大头佛成为他们狮队的保留节目,每次表演,大头佛诙谐的动作总引得观众大笑。

  周珠仔对目前大头佛表演淡出人们视线表示无奈,他告诉记者,除了高桩狮兴起等原因外,怕丢脸也是一个因素。“现在,大头佛相当一个丑角的角色,很少人愿意来学。我们要尝试改变这种现状。”

  为了让大头佛传统表演传承下去,近年来,周珠仔有意识地开始培养大头佛传承人。目前,张崇格和汤金华两名徒弟已基本掌握大头佛的表演,能独自表演。张崇格不仅是周珠仔的徒弟,还是其外孙,从小就跟着他学习武术,有很好的功底。汤金华从部队退役后就加入了醒狮团,“从小就看狮队表演,耳濡目染喜欢上了醒狮。”汤金华说。

  除了收徒传艺,周珠仔还将大头佛表演带入学校。从2003年开始,周珠仔每周几次到石碁中心小学教小学生醒狮和大头佛表演。近年来,周珠仔又在新桥小学开课,专门教授孩子们学习大头佛表演。

  位于新桥村内的九成书院是大头佛培训的地点。这间书院始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番禺古书院的代表。今年,番禺区投入150多万元将九成书院修缮一新,变成了新桥小学学生研习传统文化的地方。

  11月30日下午,记者与周珠仔一起来到新桥村九成书院,12名孩子已在书院门前的小广场上等候周珠仔。周珠仔快速换上大头佛服装,孩子们也一人一个头罩,男生手拿“老和尚”,女生拿“婆婆”,跟随周珠仔做起了大头佛动作,有板有眼,练习结束后,孩子们还围着他请教动作细节。据了解,这12个孩子是从众多自愿报名学生中挑选出来的。看着这帮小家伙认真在学,周珠仔很是欣喜。

  大头佛的起源

  作为岭南古老民间艺术的大头佛,史料记载起始于清末。关于大头佛的起源,周珠仔说,师傅曾告诉他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据传出自《西游记》中的记载,唐僧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路过南方一处偏僻小村庄时,看见村庄前死人遍野,想必是妖魔作怪。众僧择地露宿,当晚深夜,南海观音托梦给唐僧说:“你等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无非是教人学善,眼下死人遍野,为何不管?”唐僧回答说:“我等未到西天取得真经,无法可施,请娘娘赐教救人之道。”观音喜答:“我赐你法宝两件,一是长命草,二是蒲扇,你等到离此处四十里外的大山洞中,洞里有一只千年雄狮,用长命草引雄狮出洞,绕山庄一周,村民的病魔即除。雄狮如发怒即以蒲扇降之,可保无恙。”观音说毕,留下二宝,驾云而去。次日,唐僧令沙僧带着二宝来到山洞,依法而行,果然,村民的病魔尽除。从此,南狮又称雄狮。

  另一个版本则说民间有一次舞狮,有一个胖小孩,头大如佛,好像一个大头佛那样在狮队前玩耍,走来走去,人们看上去觉得舞狮更加生猛好看,于是有了大头佛做“引狮郎”的表演。(肖桂来)

  原标题:七旬大头佛艺人周珠仔一人挑起三个非遗传承大梁

[责任编辑:邹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