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认真贯彻湖北省委、武汉市委要求,把“红色物业”作为“红色引擎工程”的主攻方向,率先探索,着力把社区物业打造成党的工作队,取得初步成效。
铺就“红的底色”
将社区物业牢牢掌握在党组织手中
按照整区推进、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着力让全区851个小区全部覆盖“红色物业”服务。
以“两个覆盖”改造现有物业企业。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和选派党建指导组等形式,实现187家物业企业、382个物业服务项目党的组织全覆盖。制定物业企业党建规范化指导书,指导物业企业落实党的制度,开展党的活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以“两类企业”承接老旧小区物业。按照市场化物业企业优先承接、公益性物业企业全面托底的原则,引进39家优质市场化物业企业承接474个老旧小区,依托公益性物业企业武汉众治公司、众旺公司托管86个老旧小区。
以“两个规范”强化对物业企业的领导。规范物业企业党组织班子配备模型,突出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优化物业企业党组织班子结构。规范“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吸纳物业企业党组织书记为社区“大党委”成员,推荐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物业服务企业义务质量总监。
注入“红的因子”
将物业队伍打造成党组织的重要力量
坚持“三个一批”,向社区物业注入“红的因子”,着力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充满活力的物业队伍。
选聘一批党员大学生进物业。结合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组织物业企业走进高校,招聘412名大学生。对大学生实行“双导师”培养,加强教育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打通街道党政干部、社区“两委”、企业管理岗位“三个通道”,不断拓展成长空间。
选派一批优秀物管员进网格。推动社区网格与物业管理片区融合,选派党员大学生和骨干物管员承担网格工作,推动网格服务由8小时向24小时全天候服务转变。
选育一批物业骨干进组织。坚持“双培养”制度,把物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物业骨干,吸纳15名物业骨干为预备党员,推荐9名党员大学生走上物业公司管理岗位。按照“两推一考”,即党员职工推、党建指导员推、街道工委考察的方式,推选25名“红色物业”头雁后备干部。
健全“红的机制”
为社区物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建立完善“三个机制”,为物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完善联动服务机制。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联动处置物业服务难题,较好解决停车难、商圈秩序维护难等问题。
建立考核约束机制。将物业企业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作用、居民满意度等作为企业信用评级、项目招投标的重要依据,建立物业企业“红黑榜”,开展“红色物业大比拼”,强化物业服务考评。
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物业企业,按每名本科生、研究生分别给予1-2万元财政补贴。对物业企业党组织书记,每年给予800元工作补贴。定期开展“流动红旗”评比,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凸显“红的效应”
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引导物业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努力打造“三个队”,不断提高物业服务满意度,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党的政策“宣传队”。成立“红色物业”大学生宣讲团,采取群众愿意听、能听懂的方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网格、进楼栋、进家庭。组织物管员定期进门入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部署,开展居民服务需求调查,建立小区基本信息和居民诉求“两本台账”。
打造联系群众的“服务队”。物业企业组建物业志愿服务队,为困难群体及时提供免费服务。动员物业企业根据居民需求定制服务项目,提供个性化物业服务。做好居民“红色物业”“三最”问题意见收集、整改落地和效果测评,确定2018年“红色物业”“十件实事”清单,着力解决小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业服务问题。
打造维护稳定的“工作队”。引导物业企业掌握社区特殊群体的动态信息,重要情况及时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建立“三代”机制,推行诉求代理、意愿代言、事务代办,变群众上访为“代访”,化解了一批多年未解决的难题,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原标题:江岸区推进“红色物业”拓面提质 把社区物业打造成党的工作队
[责任编辑: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