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六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 万家宴  >> 年俗文化

【新年·话年画】

来源:  2017-01-22 12:11:00

   每逢农历岁末年初,中国各地很多地方都会张贴年画,这是民间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习俗,也是广大群众用来美化生活,表达心中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贴年画这一古老习俗逐渐成了人们的记忆。

 
  年画以其饱满的构图、艳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浓郁的民俗气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年画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记载,早在汉代民间已有人在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宋代商业发达,年画作坊逐渐出现。早期木版年画大多是佛像和神像,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各地的年画虽说形式多样,但在色彩基调上大都是红红火火的。在内容表现形式上,因地域和面向层次不同而各具特色,有的非常细腻,有的非常粗犷。像苏州、扬州、天津这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年画除了出售给普通民众外,还要进贡宫里,制作木版年画的技艺,多为世代相传,工艺考究,镂刻精微,十分细腻。武强、绵竹等地的年画大都是大笔触的,利用水墨画技法,比较粗犷。
 
  传统年画的题材大体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如财神、灶王、关公、八仙等;第二类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富寿平安等,画面精致美艳,最受普通百姓欢迎;第三类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三结义、穆桂英挂帅、忠义岳武穆等,多为老百姓崇敬喜爱的先贤;第四类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单刀会》、《空城计》、《群英会》等;第五类为市景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荷亭消夏》等。
 
  过去新春贴年画,人们除了盼望新年带来吉祥喜气外,也把它当做装饰品看,为家居增添几分秀色。当年老百姓住的都是平房,家里墙壁颜色多半是土黄或灰黑,屋内光线也不明亮,贴上一张红彤彤、色彩鲜艳的年画,无异于多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居装饰日趋多样化,流传了几百年贴年画的风俗逐渐退出百姓现代生活,转而进入收藏领域。加上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意义更是不同一般。由于国内对于年画收藏的认识较晚,很多人还没有留意到年画收藏的价值,所以年画被藏界视为“潜力股”。衡量年画价值的高低要看其艺术水准,中国彩色木版年画到了清中晚期才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巅峰状态,在此之前的老年画,即使流派出处上佳,也很难说升值潜力就一定会超过清中晚期作品。近年来,新生代海派年画比较引人注目,海派年画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其画面色彩艳丽,人物栩栩如生,造形夸张,有着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对于年画收藏新手来说,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名年画精品比较合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部分艺术家都参与了年画创作,其中不乏李可染、黄永玉、张仃、古一舟、彦涵、吕学勤等老一代艺术家创作的新年画,出现了不少思想上、艺术上堪称一流的优秀作品,具备了很高收藏价值,这些时代气息十分浓郁的新年画作品,深受买家青睐,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责任编辑: 崔凤霞]

推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