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六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 秀传家宝

银川金凤区吴平:军人家风代代传

来源: 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2016-11-24 11:03:38

   记者联系吴平时,她正在为银川市宝湖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忙碌。这位东北老大姐是从军干大院里走出的子女,性格爽朗,做事雷厉风行。现在居住在宝湖社区的她,是社区老党员中的领头羊,周围人对她的一致评价是:做什么都走在前头,永远在为别人着想。

 
  平凡的父严母慈之家
 
1.吴平早年全家福.webp.jpg  
吴平早年全家福
 
  今年59岁的吴平祖籍黑龙江海伦,父亲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军人。吴平的父亲吴凤鸣,1929年生人,1947年参军。父母亲的故事,她更多的是从母亲那里得知。年轻时,吴平的母亲牛桂兰经同村人介绍,与父亲认识。由于父亲迟迟没有机会回国,连村都没有出过的牛桂兰仅凭着一封介绍信,只身一人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找到吴父,两人在异乡成了婚。
 
  在吴平的记忆中,作为军人的父亲永远是一张严肃的脸,从不和孩子们嬉笑玩耍,交流时,必须面对面,正襟危坐。吴父话不多,但说的每一句话都如军令般让吴平和弟妹们铭记在心。回想刚参加工作,吴父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询问吴平一天的工作情况,学到了哪些业务知识,工作中出了哪些失误等等。也正是这早年间的点滴教育,让吴平养成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吴平坦言,年少时觉得每天认真工作是为了“应付”父亲,让他放心,如今坚持下来才发现受益的是自己。
 
  相对于父亲的严苛,在吴平的眼中,母亲一直拥有着传统妇女高大而温暖的形象,勤劳勇敢、坚忍不拔。作为家庭主妇,慈母为小家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作为军嫂,她为大家打下牢固的后勤保障基础。吴平说,从2007年到2010年,父亲因脑淤血变成植物人卧床4年,一直由母亲悉心照顾,其中辛酸自不必多讲。其中,令吴平最为感动的是,父亲爱吃饺子,母亲便天天调新鲜的肉馅和面团,把煮好的饺子用搅拌机打碎了从食管喂进去给父亲吃,每一道程序丝毫不马虎。
 
  军人家风代代传
 
  上世纪70年代初,吴平一家5口人随父亲从兰州军区来到宁夏生产建设兵团,在部队大院里安了家。在父亲的要求下,就算不上课,也不能在外面乱跑。四大名著、《史记》《古代诗歌集》等都是在父亲的要求下,吴平与它们结缘。吴平1975年参加工作,2008年退休,期间做过多份工作,每一份都需要她重头学起:卫生队药剂科配药师、食品卫生监管员、办公室行政财务等,每换一次工作,一次新的挑战和学习便迎面而来。好在吴平是个好学之人,千百种药剂名称、高级护理课程、行政管理专业,她利用工作之余时间自学统统拿下,年纪轻轻就曾获得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勋章,作为代表成员列席多届自治区共青团代表大会。
 
  1983年,吴平和同为军人家庭出身的刘大年喜结连理,两位进步青年在一起碰撞出了火花,那就是将军人家庭的严格管理家风传承下去。吴平的儿子刘东说,父母是把从姥爷那里学来的教育方式用到了自己身上。在刘东的记忆中,小时候,其他孩子哭闹吵要玩具的情节在他家是不可能上演的。和父亲说话就得一板一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母亲的口头禅。这个看似“冷冰冰”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却很好,吴平和弟妹们对父母的孝顺,完完全全体现在了自己和孩子身上。如果说,吴平对孩子的教育是师承父亲的有意为之,那么,孝顺则是这个家带给小一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闲不下的责任心
 
1.吴平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做志愿服务.webp.jpg  
吴平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做志愿服务
 
  在宝湖社区,说起吴平,街坊邻里都知道她。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性格,让大家格外敬重她,亲切称她“热心大姐”。几年时间,小区的家长里短她都了如指掌,谁家有了困难她都会去尽力帮助;志愿服务活动、邻里节、老饭桌,她积极参与忙里忙外,跑前跑后;合唱队、舞蹈队义演,她又化身社区信息员,义务召集、通知居民前来参加,遇到困难第一时间站出来。前段时间,社区舞蹈队在比赛中没有演出服,吴平拿出1000元为队员购买。近期,银川市2016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她又主动请缨,出钱出力张罗居民参与空巢老人互助活动。
 
  有人问吴大姐,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出钱又出力。吴大姐很严肃地回答,“父亲在时经常对我说,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会做人、做好人,活着要有存在感,要有意义,我虽然退休了,但脑子还是好使的,胳膊腿儿还是带劲的,为什么就不能发挥余热为居民干些实事呢?作为老军干的子女,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力所能及的事出一份力。”社区工作人员说,吴大姐帮助老者提菜,给残疾人推车,给山区孩子买棉袄邮等等善举,她就是行走的宣传栏,给每一个人做了行为的榜样,让和谐之花遍地播撒。(卢娟)
[责任编辑: 崔凤霞]

推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