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社区百姓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展示愿望,“小康梦想 幸福家园”2016全国社区网络春晚面向全国社区征集幸福故事,用质朴的语言、画面,晒出“十二五”发展成果,展望“十三五”小康梦想。

幸福故事汇作品展示

更多

首页  >> 2016第五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 幸福故事汇

辽宁鞍山幸福故事汇

中国社区网  2015-12-03 15:18

图片1.jpg

  王春岩:祖孙三代热爱发明创造

  这是一个勤于思考、热爱生活的家庭。爷爷王春岩是辽宁科技大学退休教授。“生活是发明创新的源泉,做生活的有心人,于微小处见精深”是王春岩家庭的家风。在他的家里,祖孙三代爱发明,祖孙三代均有发明专利,只要是家庭聚会,家庭成员谈论的主要话题都是小发明、小创造,是大家公认的“发明之家”。

  祖孙三代在发现王国里自由驰骋,无论朝阳、午阳还是夕阳,都在发热发光。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在这个家庭中,每位成员都是那么热爱生活,都在生活中寻找着发明的灵感。

图片2.jpg

  王庆华:善心、爱心、信心 勤劳治家

  俗语说:“老嫂比母”,这句话,在鞍山市药山镇佟家村窝棚组村民王庆华、胡宝军两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虽是叔嫂关系,但在漫长的艰辛生活中却充分体现出“母子”深情,这在香炉山下成为佳话。

  20多年前,一次特大洪水夺去了王庆华丈夫的生命,当时她才40多岁,从此,他领着年幼的儿子、女儿艰辛度日,12年前,她的小叔子胡宝军又患上颈椎空洞症,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她又把小叔子接到家中伺候至今。一个单亲母亲、小叔子、儿子、儿媳、两个孙女、一个孙女组成的七口之家,虽然生活十分艰难,但王庆华用它一颗善良的心和勤劳的双手,使全家人生活的充实、和睦、温馨和幸福!每当谈起嫂子体贴入微的照顾,小叔子总是眼含热泪地说:“虽然没有母亲了,但在老年时刻享受着母爱,嫂子给了我生存的希望!”她不仅担当起特殊、繁重的家务,而且还要上山放养柞蚕。别的男人放一把场子,她这个女人要放两把场子。放养柞蚕,需要翻山越岭,顶风冒雨,披星戴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体力劳动。一般男人都难以坚持,而王庆华却坚持了多年,在这位勤劳治家的伟大母亲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非常懂事孝顺。她用善心、爱心、信心体现一个单亲母亲的人生追求!

图片3.jpg

  田素娟、王洪兴:照顾“五保户”20年如一日

  鞍山市海城王石镇上英村的田素娟和丈夫王洪兴,20年如一日照顾200米外的另一个“家”——五保户刘德武的家,从买米买面,取款买药,理发种菜的生活琐事,到生病住院的大事,夫妻俩都默默地承担着。

  20年间,通往刘德武家的小路,田素娟一家走了上千遍,搬煤、种菜、收拾屋子、扣暖棚,事无巨细。“素娟这孩子办事稳妥,为人随和,她就是我的亲闺女。”提起田素娟,刘德武老人眼里含着泪花。

  2012年,洪水冲坏了上英村南沟的路和桥,人车都无法正常通行,偏偏这时刘德武心脏病复发,田素娟向村书记李玉琳求救,李玉琳和王洪兴趟着洪水,轮换着将老人背到了王石镇医院,照顾了老人9天,直到老人痊愈出院。

图片4.jpg

  何凤侠:幸福村的幸福使者

  在鞍山市台安县西佛镇幸福村提起何凤侠,家喻户晓。今年七十岁的她,是村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为人厚道,乐于助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会主动去帮一把。

  由于她和老伴都擅长扭秧歌,她就试着想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扭秧歌。何凤侠就一边带着大伙拉土垫场地,一边向村里申请。村干部看到秧歌队给村民不仅带来了欢乐,还让大伙更积极向上有了奔头,也开始大力支持秧歌队。村里除了向上级部门申请来鼓乐器和音响外,还专门筹资建起了文化广场,后来还为秧歌队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幸福村夕阳红秧歌队。好场地、好服装、好的带头人,让幸福村的秧歌队越来越像样,大伙也更有凝聚力,跳舞更有劲了。每到夜晚,村里文化广场上,喜庆的舞曲响起,大秧歌便扭起来,全村人都被吸引过来,为之叫好。从几人发展到几十人,全村人早已成秧歌队的粉丝,而秧歌队的灵魂则是何凤侠。古稀之年的何凤侠宛如一名幸福使者,以坚持和奉献扮靓了整个幸福村。

图片5.jpg

  老两口七夕喜庆70年白金婚

  2015年8月19日,在鞍山市曙光街道阳光社区居民办事处,92岁的陈迺儒和87岁的胡玉兰携十几口家庭成员拍摄了庆祝70周年白金婚的照片,现场喜气洋洋。“我们社区每年都为社区内的老人免费拍摄结婚纪念照。恰巧赶上七夕情人节,陈老夫妇今年正值70周年白金婚,老人的五儿子20日还是34周年结婚纪念日,所以一大家子今天早早就来到社区拍照,准备迎接这个特别的七夕。”社区书记王凤杰说。

  当日,陈迺儒和胡玉兰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兴高采烈地等待摄影师为他们拍照。“我17岁就嫁给我家老头子了,今年正好70年,别看咱俩岁数大了,但是一点不糊涂。2个女儿和5个儿子都非常孝顺,一大家子特别和睦。”胡玉兰老人说。

  胡玉兰老人介绍,陈迺儒当年是鞍钢无缝厂的工程师,她自己在居委会工作,虽然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一家人过得很乐和。“那时候孩子多,工资还少,吃饭都成问题,但是孩子们都特别懂事,老头脾气好,所以我们70年了,从来没有红过脸。”胡玉兰老人看着老伴儿幸福地说。

图片6.jpg

  三代篮球人 传递运动快乐

  “就是因为打球才认识了老伴,女儿也因为篮球找到幸福。”身高1.82米的杨浩老人说,当年家住鞍山市铁西区,1954年上中学时就喜欢打篮球,入伍后在部队继续打篮球。

  说起篮球,杨老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上世纪60年代。1964年杨浩退役后来到市民政局下属企业工作,当年局里组建了两支篮球队,杨浩成为局男篮队员,同时还负责教女队打球。杨浩发现女队员吴宝清不仅能吃苦,还特别和善。“父亲去世早,生前教我要能吃苦,不要占便宜。”杨浩说,找对象也得能吃苦才行。经过好心人说和,两人喜结连理。

  一儿一女、孙女和外孙都继承了杨家的篮球运动基因。说起让孩子们学习打篮球,吴宝清笑着说,在打篮球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配合,也懂得了吃苦和合作。

图片7.jpg

  张淑芳“种德收福”四世同堂阖家欢

  今年65岁的张淑芳,年轻时就是一个“女强人”。她曾经是鞍山市牛庄一家百货商店的负责人,1989年停薪留职,开始自己做买卖,粮油批发、饲料批发、开饭店……做生意时她真诚待人,合作伙伴很赞赏她,她也从中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但后来却因为一次疏忽,被骗上百万,从此,她变卖了好几处房产开始还债,举家又开始过上艰难的生活。2000年,张淑芳和爱人一同来到鞍山,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四代同堂,倒也美满。

  2004年婆婆去世了,但婆婆的母亲还健在,她既要抚慰年近80岁、老伴去世的公公,还要悉心照顾年近百岁的太婆,同时还要安排好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两年后,太婆也离开了,本来在私企打工的大儿子突然患了精神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儿媳不久也离开了这个家,照顾年幼的孙子的担子也落到了她的身上。张淑芳没有埋怨,每天既要在医院照顾儿子,还要回家照顾公公和孙子,她秉承着这一大家子人一定得好好活着的信念,在困难面前挺了过来。

  在张淑芳家,家里的饭菜都以老人口味为主,“公公不动筷,谁也不能先吃。就连小孙子也不例外。”张淑芳立下的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家人。

  提起儿媳妇,石宝德连连夸赞:我家摊到了一个好儿媳妇,比儿子做得还好。”老人家里挂了一幅自己写的条幅“平安是福,和谐是福,种德收福”,老人要求孩子们凡事要讲德,要做个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