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灵手巧,编织的毛衣美丽又温暖。她从不把编织技艺秘密收藏,在社区创办了“女红坊”,只要姐妹想学,她总是耐心传授,直至学会为止。她好像清彻的雨露滋润着人们。“女红坊”的作品既是社区老人、单亲儿童的御寒衣物,又体现了党对百姓的关怀。
“女红坊”,品牌团队新风扬
名闻遐迩的新成路街道嘉乐社区“女红坊”负责人沈云宝是一位优秀党员。她学习雷锋好榜样,始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不管拧哪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退休前在单位,是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退休后到社区,是先进志愿者,爱心妈妈。
2004年6月退休后,沈云宝关心街道社区工作,热情参与公益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处处以身作则,管好自家事,关心楼组事,参与社区事。当她看到社区一些阿姨经常在车棚边、小店旁三五成群地聊天编织毛衣,灵机一动想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开展女红活动。
在社区党总支的支持下,2007年3月8日,正式成立了以沈云宝为负责人的“女红坊”编织组。“女红坊”编织组是轰轰烈烈楼组党建活动中诞生的一个全新团队,热心于编织的阿姨都把它当成自己的家。大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热情奔放,定期进行活动,既有兴趣编织,又有政治学习。大家不但编织、缝纫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还相互交流烹饪和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她们编织的毛衣,送给灾区灾民、贫困家庭、福利院和高龄老人,曾荣获嘉定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百件好人好事奖。
2008年3月初,坊里阿姨从自己家中拿来了10多斤绒线,积极赶着编织了25条围巾和10只环保袋,在“三八”国际妇女节那天参加新成路街道“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楼组党建为民服务活动暨广场义卖活动。由于街道有关领导带头购买“女红坊”的编织物,很快被大家抢购一空。她们当即把义卖所得近千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了街道“众惠帮困基金”,为帮助街道有特殊困难的姐妹们贡献了一份力量。2009年,她们又为社区90岁以上老人编织御寒毛衣,给老人送温暖。
四川大地震,中央指定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嘉定区负责支援有关乡镇,区妇联对“女红坊”下达了编织60条爱心围巾任务。当时“女红坊”负责人沈云宝没有二话,就和坊里阿姨们一起去商店挑选了各色绒线,分配每个人编织5条围巾。大家利用空余时间,赶着时间编织,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当区妇联将60条爱心围巾送到都江堰中兴镇30户困难家庭时,临近中秋节,困难家庭接过这情深意浓的围巾时,无比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上海人民对我们的帮助!”他们表示:一定要以感恩的心情为社会多作贡献,将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沈云宝自购绒线,和阿姨们一起编织了76条围巾和76顶帽子,送给新成福利院住院老人表示慰问,给几位老人亲手系上了围巾。那时候,沈云宝和大家心里都感到特别高兴。2011年,区妇联和区红十字会在全区发动“姐妹情暖人心”活动,号召妇女们为全区高龄妇女和重大病患妇女奉献爱心。“女红坊”阿姨们知道后马上行动,精心编织了320套围巾和帽子,提前上交给了区妇联。今年春节,区妇联又拿来绒线要为区四套班子领导慰问重病患者编织20套围巾、帽子,沈云宝带领“女红坊”阿姨们又出色地完成了编织任务。
在楼组里,沈云宝热情为70岁以上老人编织围巾、帽子,只要知道楼道里又有老人满70岁了,立即编织后送去。听说市区街道有关领导对“女红坊”五彩缤纷的编织物加以赞赏,有很多人到“女红坊”来学习编织方法,沈云宝和阿姨们都给热心帮助,即使到沈云宝家里,她也不厌其烦,热情接待,互相切磋,耐心指导。沈云宝带领“女红坊”团队编织美丽,编织出和谐,随着楼组党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不断编织出新的绚丽美景。
2011年“女红坊”荣获嘉定区妇联颁发的“爱心传递奖。”
志愿忙,老有所为献力量
金色的太阳送来明亮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带来舒适的温暖。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在广大居民生活里,活跃着一大批助人为乐、情深意浓的志愿者,沈云宝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一位优秀志愿者。
早在5年前,沈云宝就是一位市民巡访队员。今天她珍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平安志愿者服务荣誉证书》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证书》。
迎办世博期间,沈云宝在巡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平时常被居民忽视的问题,如社区里的乱张贴,垃圾随意丢放,不文明晾晒衣服等现象,进行耐心劝导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整改。迎园广场是广大社区居民健身休闲场所,但广场舞台口经常损坏,她向街道领导建议沿口缩进做平,减少了碰坏的可能性,问题得到了解决。迎园别墅到嘉罗公路531弄路段设置的路障被碰掉10多根,在沈云宝积极呼吁下,街道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了安装。迎宾路口起初没有垃圾箱,小学生常在路上将食物残渣及食物包装乱丢,影响学校周边环境,当她提出后,设置了好几只垃圾箱,后来环境卫生情况明显好转。在和政路竹石景观街隐蔽处发现大小便后,沈云宝又提出建议,在区、街道有关部门努力下,使脏乱现象得到了彻底根除,让人耳目一新。对到处发现狗屎的不文明现象,沈云宝也提了多次得到了解决。
有一次,有位驾驶员乱停车,沈云宝取出照相机拍了照,还记下了车牌号。没想到,司机发现后下车要夺相机,还怒气冲冲地对她说,不许报上去。沈云宝心平气和地进行劝导,说明人行道上不好停,后来司机消了火气,认了错,把车开走了。
沈云宝说:“我参加巡访是我自愿的。领导怎么安排,都没意见,一心一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它做好。”
2010年3月初,一天下大雨,第二天下雪,沈云宝在这两天参加突击巡访,查道路环境,查红绿灯使用及路口情况,外墙环境如何,路边的垃圾箱情况,忙了整整两天。还有一次下午4点接到通知检查饭店,沈云宝到饭店后发现厨房卫生很差,马上请他们整改。那天,真是忙得连晚饭都顾不上烧。
沈云宝在巡访中十分认真,有时明察暗访,有时做有心人。平时上街买菜也注意有没有情况,发现的话进行拍照,及时反映。有一次,她买菜时发现迎园广场白天也开着路灯,经反映后,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这样说,沈云宝养成了随时随地巡访的好习惯,利用各种机会扑捉信息,及时汇报,使发现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起到了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的作用。
前些年,沈云宝的孩子年龄还小,又不在身边,她安排好家务,做到随叫随到。曾有一次,她婉言谢绝外地朋友多留几天而赶紧回来投入巡访工作,朋友感叹地说,她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志愿者行动中。
沈云宝不计较工作时间,不计较个人利益,参加巡访工作,感到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了解了社区工作的重要,体会到社区干部工作的辛苦。她说:“参加市民巡访工作,使我退休生活更加充实。”
除了担任巡访员,只要接到社区有什么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民服务活动,沈云宝都会积极热情地投入,配合街道、协助社区把活动搞好。
党性强,永葆党员本色
象青松高高挺立在山峰,似骏马嗒嗒奔腾在原野。沈云宝退休后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2006年,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组织关系由原来的嘉定镇街道转到了嘉乐社区。从此以后,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尽己所能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社区党建、楼组党建发挥作用。
沈云宝以党员的身份关心群众,和睦了楼组邻里关系。有一次,楼组103室92岁的老太太不慎摔倒在地上,坐在地上喊救命。沈云宝闻讯急忙赶来,用小刀割开纱门破门而入,见到老太太在地上不能动弹,就叫来楼组党员老钱,把老太太先扶起,再到菜场找来老太太的女儿,把老太太送往医院治疗。
在“蓝天下的至爱”和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她积极带头,积极参加义卖活动,电风扇呀,新的电水壶呀,都拿去参加义卖了。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连续几天清晨在小区扫雪,为方便小区群众出行奉献力量。
沈云宝发挥楼组党小组作用,善于解决居民群众的矛盾。有一次,6楼一位居民在装修房屋时“闷”掉了厨房间下水管道通往楼顶的通气口,直接造成了下水管道阻塞,导致5楼以下的居民下水管道不畅,厨房下水管道不断泛水。沈云宝就和楼组长一次次做6楼居民的思想工作,协调好楼组居民关系,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楼道里阿姨身体不好,沈云宝就买了些物品,组织党员一起去看望。她说:“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要养成关心老人好的风尚。”端午节,她组织居民包粽子,把粽子送给社区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敬老节她自制花色点心,还外加白斩鸡,给老人们品尝,受到了社区群众的赞扬。
沈云宝还和社区一位小学生结对帮困。这位小学生父亲生病,母亲残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沈云宝定期了解该小学生的情况,发现有困难就给予帮助。春节里和居委干部一起到小学生家慰问,她还给小学生送去了好多书籍,使这小学生父母深受感动。
沈云宝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很严格,从小就要求他:读书好,先要做人好。教育儿子品行要好,学习永无止境,生活上低要求。每当开学,总要求儿子提前到学校打扫卫生,帮助同学晒晒被子,帮助老师整理书籍 。在她认真培育下,儿子品学兼优,评为三好学生。有一年“三八”妇女节,老师外出活动,有一个女同学脚骨折,儿子作为班长负起责任,把这同学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儿子后来进入嘉一中,考入同济大学,赴德留学,并获硕士学位。沈云宝教育儿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使儿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