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股家风。“小康梦想 幸福家园”2016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开展“寻找最美全家福”活动,晒出社区居民最美全家福和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等感人故事,晒出好家风、好家规,让新风尚在家家户户中传递,融入到居民的日子里。

最美全家福作品展示

更多

首页  >> 2016第五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 最美全家福

图片11.jpg

王聿民、孙淑凤一家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他,爱就是付出,让爱不缺失......”这是孙淑凤大姐平日里常常在嘴上哼唱的歌曲,也正如歌中所唱的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孙大姐也有着一个幸福美满,温馨和谐的“最美家庭”。

  在昌邑区莲花街道松江小区居住的居民,提起一家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松江热电社区的公益岗位员工孙淑凤一家。提到孙大姐,小区内的居民个个竖起大拇指,敬佩她善良、乐观的品质,敬佩她乐于助人的精神,更让四邻八方津津乐道、赞叹不已的,是她那尊老敬老的“最美家庭”。

  普通家庭培养出优秀大学生

  1990年,年轻朴实的王聿民,与勤劳善良的孙淑凤在简单的婚礼仪式下喜结连理。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很快在一年后,便有了两人爱的结晶——王立鑫。

  夫妻二人精心培育儿子成才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堪称为教子有方、精心育才的典范。她经常教育孩子做人要心胸坦荡,忠诚老实,要善于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有疾恶如仇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不与坏人为伍,不参与“黄、赌、毒”等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犯罪活动。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与同学交往中,他们常常这样告诫孩子,对于学习落后或品行差的学生,不要冷落他们,不要蔑视他们,要主动与之交往,诚恳地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闪光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孙大姐对于教育孩子可是煞费苦心,自读了许多教育类的书籍,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的学习,孙大姐从来没有放松过。每天的家庭作业,她无论多忙多累,都要与孩子沟通并细心地检查过才放心。并且几乎365天,天天与好书为伴,小的时候孩子不爱读书,她就一段一段地读给孩子听,耳濡目染中儿子渐渐地爱上了读书,所以每晚总能看到母子俩秉烛夜读的景象。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儿子渐渐长大,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夫妻相敬如宾,携手走过25载

  人前的王聿民与孙淑凤夫妻,总是和和美美,有商有量地样子,许多邻居就好奇地问:“你们夫妻咋也不吵架呢?”这时老实憨厚的王大哥总是腼腆地说:“其实夫妻过日子,都免不了磕磕碰碰,只要彼此多一份谅解,多一份体贴就好。”

  丈夫王聿民一直从事果品批发的个体工作,不但工作量繁重,而且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是别人还在熟睡中的时候,王聿民大哥便要赶到批发市场去接新进来的新鲜水果。每次王大哥走时,总是蹑手蹑脚地生怕打扰了睡梦中的孙大姐。而孙大姐不管工作多繁忙,也总会在上班前做好的可口饭菜,把它留在锅里,让王大哥回来就能吃上口热乎饭菜。

  王大哥由于工作时间不规律,所以经常胃痛。一天早上,王大哥像往常一样早起准备出门,由于胃痛,他一手捂着胸口一手穿衣服。细心的孙大姐关切地问:“又胃痛了,今天歇一天吧。”王大哥微微一笑说:“小毛病,不碍事,又把你吵醒了。”王大哥还是消失在了朦朦的夜色中。王大哥带病坚持工作,体贴的孙大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担心丈夫的身体吃不消。这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便是密集的雷声不绝于耳。孙大姐再也躺不住了,连夜起床熬了一锅小米粥,装在保温瓶中,打上一把伞就出了门。心想着要给王大哥再买上一包胃药送去。凌晨的街道杳无人烟,只能听到咆哮不止的大雨倾泄而下。这么早的时间,这么恶劣的天气,哪有药店会开呢?孙大姐就一家接一家地找,一家接一家地敲门,终于有一家好心的店主看到浑身是漉漉地大姐,动了恻隐之心,卖给了他一包胃药。孙大姐顾不得过多地感谢,就急匆匆地消失在了倾盆大雨之中。赶到丈夫单位时,王大哥正手捂胸口,疼得汗水直流。看到浑身湿透了的妻子,王大哥心疼地说:“大雨天的你来干啥,瞧把你浇的,浑身都湿透了,快擦擦。”说着就要去找毛巾。孙大姐顾不得自己,连忙把捂在怀里的粥打开,说:“别管我。你快把粥喝了,好吃点药。”夫妻俩就是这样心里总是为对方想得多一点。

  王大哥也是个细心的人,由于孙大姐总是伏案工作,一直颈椎不好,所以每天晚上王大哥都要给媳妇按摩上半个小时,严寒酷暑,几乎从未间断过。孙大姐总是打趣地说:“俺家老王的手艺,开个按摩店都绰绰有余了!”生活中再微小不过的举动,却满满地载着夫妻间浓浓的爱意。就这样两人相敬如宾,携手走过了25个春秋。

  久病床前尽显孝子真情

  由于妻子孙淑凤母亲过世的早,所以夫妻二人自结婚后就一直居住在岳父家,照顾老人家的饮食起居。刚结婚的时候,岳父身体还算硬朗,退休在家,还可以帮助忙碌的小夫妻俩照顾一下孩子,去市场买买菜。可岁月不饶人啊,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每日愈下。这时家里唯一的女婿王聿民就默默地接过持家养老的重任。由于家中并不富裕,住房条件也比较简陋,考虑到父亲年老多病,就主动把自己夫妻居住的东边向阳的房间让给父亲居住,并扩大门和窗,使房间采光、透气更加理想,让老人住得更加舒适和方便。王聿民经常说:“家家都有老人,个个都会变老,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给儿女树立榜样,等到以后自己老了,也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说孝顺老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也非常孝顺老人,一家就这样过着虽不富裕却和睦幸福的生活。

  可惜的是“花无百日好”,就在老父亲85岁的那一年的一个下雨天,老人家意外摔伤,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王大哥没有怨声载道,也没有半点厌气,他全力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毕竟是80多岁的老人,父亲的病一时难以康复,既要花精力照顾,也要花钱买药,对于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来说要长期坚持是不容易的。这时候邻居有人劝他把父亲交给其他儿子料理,好让自己外出赚钱。但他却毅然决然地说:“钱可以再赚,母亲只有一个,还是先把母亲照顾好再说吧。”就这样无论盛夏寒冬,他和爱人总是按时给老人洗脸擦身、喂饭喂药,考虑到老人牙齿不好,他经常迎合老人的口味把食物煮得很烂,耐心地喂给老父亲。由于服侍得好,一个80多岁的老人,卧床两年多,身上一点褥疮没长,可毕竟老人年岁已大,88岁那年终究还是撒手人寰,含笑九泉。好孝子不是用嘴巴说出的,而是用事实来证明的。街坊邻里提起孝顺的王大哥,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的。

  家是我们人生的起步,也是我们停泊休憩的港湾。家庭生活虽然平淡,却从这平淡之中突出了和谐与幸福,这就是松江热电社区的居民——王聿民与孙淑凤的家庭,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却处处充满了关怀与爱意,一个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避风港,即使在外面经受了再大的风浪,也可以让我们安心的体会安全的味道、家的味道,这就是最美的幸福家庭。

作品名称:有爱的家庭最美

选送社区:松江热电社区

主人翁:王聿民、孙淑凤